《黄鹂》教案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4 23:44: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40字,共1课时。
  《黄鹂》教案
  ●教学目标:
  ㈠知识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借助黄鹂这一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深刻的哲理。
  2、借鉴课文的写法,学习精彩的语言。
  (写法:在叙事中说理;文笔淡雅、结构疏朗、选材清新。语言:象征手法,含蓄、隽永; )
  3、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涵、语言、艺术风格的欣赏评价能力。
  ㈡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爱护自然的意识,加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㈢美育目标:
  学习课文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艺术风格的欣赏评价能力。
  ●教法、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自读,在了解文章的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
  具体操作:①课文前后多次实到黄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每次写黄鹂时的如下内容:时间、地点、黄鹂的生存环境、形色神态以及作者对它们的情感态度
  ②比较分析:作者多次看到黄鹂时,对黄鹂的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者借助黄鹂这一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深刻的哲理。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风格,借鉴课文的写法。学习精彩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占:
  1、探究黄鹂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反复体会文章中叙事和说理的内容,学习在叙事中说理的方法。
  3、探究本文的主题(哲理)
  教学难点:
  1、探究黄鹂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探究本文的主题(哲理)
  突破:指导学生自读,理清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者借助黄鹂这一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深刻的哲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分发相资料,布置预习:
  相关资料:
  1、作家、作品介绍:
  孙犁,原名孙树勋,1913年4月16日生,河北省安平县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后到延安,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文艺界的注意。文艺界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识,称为“荷花淀派”。有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歌》,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等作品。
  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2、黄鹂有关常识介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