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5/26 6:30: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20分)
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杨实 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垦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何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喧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
   “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馀——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象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馀”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1、文卡母亲写信,“千篇一律”的开头和结尾包含四层意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在写文卡进城半年后拆读母亲的来信时用了两处神态描写,这两处描写的具体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来刻画文卡当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4分)
  3.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对文卡讲述了他母亲的生活状况,在老乡的话中有一个省略号,根据文意,这个省略号里省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文中的画线句“文卡自然是知道的”在文中单独成段,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下列各项中对小说的内容主旨或写作特点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中的文卡是一个自私而又冷漠的青年,他全然不顾母亲在生活和情感上的需要。
  B.文卡在进城半年以后成了一个自私而冷漠的人,作者借此告诉人们城市生活是扭曲心灵、泯灭良知的源头。
  C.小说在结尾处让信中飘落一张三卢布的纸币,使我们看到一位母亲对儿子真切的关爱。
  D.这篇小说基本上采用平实的叙述语言,但平实当中却蕴含着作者鲜明的感情倾向。
  E.文卡没有给母亲寄去预算剩余的10个卢布,是因为他觉得这点钱太少,帮不了母亲解决家里的困难。
  F.小说的作者在批评文卡这样冷漠自私的青年的同时,也向所有的子女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在享受父母无私关爱的同时,我们是否体会到了这样的爱,我们是否懂得它的可贵并准备回报。
  6.这篇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例如文卡在刚进城时和进城半年后对母亲来信的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乡村生活的单调贫困和城市生活的丰富优裕之间的对比……请在文中再找出两个对比。(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0分)
请留下最后的生态河
汪永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