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文章的灵魂在于情真。叶圣陶早就指出:“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而 “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感情等等问题”。 显然,一切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谋篇布局的本领,如果与情感比较起来,显然应该放在其次的
位置。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却往往有意无意地将它们颠倒过来,这种颠倒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 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 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真情失落业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 疾!对此,我曾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们为何就失去了自己的一片情感的天空?
让我们先来读一读一位小学生的作文:“阿爹还没走(当地人称人死为‘走’)的时候就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人员),说 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当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 我就都不怕了……”这篇被蔡成先生誉为“世界上最感人的理想”的文章,到了老师的笔下, 却被打上“一个大大的红叉”,“没有打分”,成为“严重的不及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