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5/28 23:4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人生的境界》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
江西共青一中 陈利民
  一、学习要点
  1.作家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等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等职务。

  学术著作,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40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等,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
  论著编为《三松党全集》。

  2.课文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哲学论文,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阐述了四种境界的特征,提出中国传统哲学的任务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一哲学思想。

  3.分析重点
  (1)理清内容脉络:作者提出哪四种人生境界及其特点?辨析重点语句的含义。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种境界。
  (2)引导学生关注人生的意义,促进思考,精神境界的提高在于做平常事情时候要有精神的追求,明白“圣人”可为,努力使自己从一个自然人成为有道德境界的人。

  4、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的主旨,中国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第2—11段):根据“觉解”程度的不同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
  自然境界: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有意义。

  功利境界: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即利己的意义。 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先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
  道德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的为社会利益做事, 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

  天地境界:也叫哲学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的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