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自然,陶渊明的名片——浅析陶渊明诗歌特点及其对后世田园诗的影响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1 19:29:5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00字。

  平淡自然,陶渊明的名片
  ——浅析陶渊明诗歌特点及其对后世田园诗的影响
  四川成都双流西航港第一初级中学  王秀清
  摘要:中国诗坛,人才辈出。他出身在东晋,其诗文、诗品、人品都趋于完美富有魅力,可谓是中华几千年文明史上遗世独立的大诗人,博采众长,自铸新词,形成独树一帜的田园诗派,其平淡自然的诗歌特点对后世田园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所创作的田园诗作至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乎无人能超越其艺术高峰。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派 平淡自然 形成原因 后世影响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当时的东晋玄言诗遍布诗坛,文学成了解释、发挥哲学的工具,就在东晋诗坛一片萧索景象中,出现了卓然独立的大诗人陶渊明,他给“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东晋文坛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他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题材,大量创作了田园诗,把劳动情景写入诗中,描写并讴歌农耕劳作,在文人作家中陶渊明是第一人。他大大拓宽了诗歌的创作范围和表现领域,并且在新开拓的领域中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田园诗的开山鼻祖,而且他创作的田园诗作品中是难以超越的高峰。
  一、陶渊明田园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
  1、平淡自然与浑厚醇美的统一。
  他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农家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材于自己日常见到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其田园诗浑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烘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平淡自然中见神奇,朴素中见绮丽。苏轼评陶诗说:“大匠远斤,无斧凿痕。”“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不及也!”元好问也赞其诗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如陶诗《归园田居》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反映了诗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超脱尘世的恬静心境;表现了诗人对纯洁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当时黑暗现实和污浊官场的憎恶,显示了他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傲岸的节操。他的作品将要写的内容、恬淡的心境及艺术高度统一,使陶渊明的诗具备了平淡自然、浑厚醇美这一看似容易而实难做到的独特风格。
  2、陶诗语言艺术炉火纯青。
  虽然平淡,都是极普通的“田家语”(朱熹语),但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平朴精粹的语言中有丰富的形象,或自然风光,或乡村生活,无不浸染着浑厚的生活气息。读陶诗,让人处处感觉到生动的田园生活的声音和氛围。
  3、陶渊明的田园诗富于意境美。
  如《归园田居》中榆柳桃李之中的草房,村落中的炊烟,深巷中的犬吠,树头的鸡鸣,这一切构成高远静美、淳朴自然的境界。陶诗并不是客观地描写田园生活的画面,而是将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