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3张。指导学生如何提炼写景散文的主题,注重学法指导,化难为简。
写景散文的主题
梁婉丽
教学目标:1、掌握提炼写景散文的方法。
2、把握写景散文的思考方向。
3、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热爱自然,感悟自然。
教学重点:1、掌握提炼写景散文的方法。
2、把握写景散文的思考方向。
教学难点:把握写景散文的思考方向。
教学手段:电教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多彩的四季”单元让我们领略了四季景色的千姿百态,也让们认识了写景散文,感受了理解散文的难度。这堂课,我们就来突破这个难点。
二、提炼写景散文主题的方法
方法一,先“三读”,了解相关信息:
1.读题目,了解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材料(线索);
例如:《春》,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家园落日》从题目上就可猜测其主题可能是游子思乡。
2.读注解,了解创作背景,疑难词句;
读下面《紫藤萝瀑布》的注解,划出提示文章主题的句子: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于是写成此文。
3.读作者,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文章。
方法二,通过分析景物特点及修辞手法,揣摩作者的思想倾向。
分析下面两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所有的花,都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都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都交给风去纵宠。
2.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方法三,读好“五句”,明主旨
仔细阅读文段中的抒情、议论性质的语句、过渡句和开头、结尾,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比较直接表达观点态度的地方,进而把握文章主旨和主要观点。
分析《夏》的结尾,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以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三、写景散文主题的思考方向
“十六大”解读文件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三种态度
1、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
2、倡导一种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
3、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
电教片展示:
解读这个文件,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写景散文常见的主题:
1、对家乡、对祖国、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以自然为师,从自然中获得的人生启示:团结、尊重、奉献、包容、永不放弃、热爱生命……
3、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启发呼吁人们保护自然拯救自然,体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四、课堂练习
1、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部分,分析其主题。
2、阅读《紫藤萝瀑布》,提炼主题。
板书设计:写景散文的主题
欣赏自然
感悟自然
沉思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