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210字。高考作文押题试卷
2009考前作文训练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在成长;一个社会,随着岁月和磨难的洗礼,在成长;一个民族,随着历史和文化的丰富,也在成长……成长,不仅是一个人生命题。何谓成长?怎样才能更好地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丢失了哪些不该丢失的,又在有意无意间学会来哪些不该学会的?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请以“成长”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或自身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或套作。
【写作提示】
本题提供的角度较多,审题障碍应该不是很大。写作的关键在于观点应集中,或谈个人成长体验,或谈民族成长的原因、表现和我们置身其中的责任与担当,或反思当代青年成长过程中的迷失,或反省民族前行过程中的失误,在一篇文章中宜围绕一点深入展开,而不宜面面俱到却皆浅尝辄止。
【素材链接】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寻找生机。(席慕容)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炼。(松下幸之助)
◎青年是宝藏,青年是黄金;宝藏要挖掘,黄金要熔炼。(臧克家)
◎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朱自清)
◎我们就像小麦,生长在土地上等待着成熟。通过尽可能多吸收宇宙的复杂性使我们智力上成熟,通过各种选择使我们道德上成熟,通过睁开眼睛看到创世纪的无尽的细节使我们心灵上成熟。(沃克姆)
◎当一个孩子意识到他不仅有坚持真理的权利,而且有犯错误的时候,他就已长成了大人。(托马斯•萨斯)
◎人生就是碰钉子,碰一回钉子,长一分见识,增一分阅历。(老宣)
◎成长,应当有累积的效应。倘不如此,则失去了意义。我们的国家、公民,在抗震救灾中成长了,在筹办奥运中成长了。然而不该欣喜于一时的成长,而要认真考虑如何将成长的成果加以巩固、累积。否则,青年也有可能变回猿猴,变回虫豸的。
◎力量,诸如身体的力量、智慧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制度的力量……可以成长得很快,而心灵的成长,往往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人如此,社会亦然。不被心灵驾驭的力量,其形态虽先进,其结果,却可能导致蛮荒。
◎成长是所有生命的必然历程,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人生理成长了,但心灵没有成长;有的人财富增长了,但精神却荒芜了;更可悲的是我们的价值观常常在成长中变态,脱离了文化的绿荫,步入精神的沙漠。
◎成长的道路上遍布荆棘,也开满鲜花,坚强的人劈荆斩棘,最终鲜花簇拥;懦弱的人躲荆避棘,们把苦苦等候信件的心情换成等电话等短信的分秒必争时……我们已经“成长”了。
◎成长不应该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应该是内在品质的形成与保证。成长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做老化或者腐朽。
◎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得到、同时也在不断失去的过程。对年幼无知但天真可爱的孩子,大人们总是希望他能够快快成长,于是便按照大人们的模式去塑造他,给他灌输许多助长激素一类的东西。孩子终于长大了,可是他的天真、单纯、活泼、无邪不见了,变得麻木了、迟钝了或者世俗了、平庸了,找不到从前的快乐。有的人希望自己能够迅速“成长”,于是拼命地赚钱、拼命地求官,钱赚到了,官也当大了,可是“自我”失去了,最后成为了一台冰冷的赚钱机器或一具冷漠的被权力所奴役的“僵尸”。
◎成长的过程实际上还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环境适应得越快,生存的能力更强,成长的速度也就更快。但有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成长”得越快,离老化、腐朽或者死亡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人如此,万物亦然。
◎“扭曲式成长”的悲哀
现在很多人善于借助外力来促进自己或他人的“成长”。小孩子个头不高,大人们便用“生长激素”来刺激他们,以期达到一个伟岸的高度;有的人为了占据一个“高位”,不惜把他人踩在自己的脚下;有的人为了达到一个学识的“高度”,不惜窃取他人的学术成果来抬高自己;有的人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千人崇拜、万人敬仰的“高人”,不惜以损害人民群众或他人的利益作为“成长”的阶梯……无疑,这样的“成长”是可悲的。这种成长先天不足,即使外表强大,但实际上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有时候我想,人为什么就不能做一个实实在在的“矮子”,而非要去做一个先天不足的“高子”呢?就像山脚下那一蓬自然生长的小草,自由自在,与天空、山川、田野、河流和谐相处、相映成趣,多好啊!
◎小我与大我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