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认识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谈谈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认识
灵武一中 王建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广,语文课程的改革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深刻反省。数十年来,“少、慢、差、费”, “繁、难、偏、旧”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的痼疾,人们亦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但都事倍功半。究其根本,除课程结构的弊症外,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模糊,尤其是忽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是重要原因。
一、“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性质的“回归”
关于语文课程的认识,多年来争论不休,主要有如下几种认识:工具性说、工具性与思想性说、人文性说、工具性与人文性说。可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通过长期的实践与讨论,大家的认识基本定位在: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将人们的共识以较为理性的语言作了概括和揭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当年提出“工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