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我阅读能力的策略思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培养学生自我阅读能力的策略思考
三亚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鹏程
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上,坚持阅读过程的实践性、训练性,把教学的重点从内容的理解转移到语言行为的实践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上来,摒弃那种“围绕内容,重复内容,灌输内容”的教学形式,从思想上明确:课文内容仅仅是教学的一种“材料”,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是为了让学生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境界。
张志公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任务并不单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自己去学,教给他们怎样学习。对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曾有一个很有启发的比喻:“扶着小孩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要是我们辛辛苦苦教出来的一些离开老师就不走路的学生,无论我们曾经传授给他们多少宝贵的知识,我说那教育还是失败的。这条原则,我认为,不仅适用于中学,以至于小学。”
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为不仅仅“教懂”一篇篇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的教与学,让学生掌握怎样读、怎样写的方法。比如词句教学,不仅仅让学生了解词与句子的意思,更重要还要让学生理解词句的方法,形成解词析句的能力等,逐步培养学生自读会读能力,最后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境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强语言行为的实践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语文是工具学科,掌握工具靠训练,要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就一定要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一种能力,必须在相应的活动中,进行相应的实践训练才能形成与发展,这也是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教师在阅读课上再好的“讲解”,再好的“提问”,再好的“板书”,都是教师教的行为,不是学生学的行为,不是学生的语言行为的实践,也不是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语言行为的实践也好,语文基本功训练也好,都要求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对语言文字去实际地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划一划,问一问,说一说的,都要求学生去独立地具体朗读、思考、分析、钻研,去对语言文字进行仔细地分析、比较、推敲、品味。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