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技巧
一、 语音辨析
1、 关键在基础。将课本中的生字、多音字掌握好,对不认识或拿不准读音的字及时翻字典。有了平时的量的积累,才有考试的运用自如。
2、 注意辨析形似字。许多字字形接近,但读音完全不同。做题要注意观察细微差别,以便作出正确判断。如“已,己,巳”,“拨,拔”,“雎jū,睢suī”,“茶,荼”。
3、 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别多音字,根据不同的词义、词性、语体去判断词的读音。
4、 善于运用淘汰法(排除法)。做题时,根据以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试题,如果发现某一项中有一个字的读音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就可以排除此项。
二、 文字辨析
1、 理解词义,有助于辨析同音字的字形。“委曲求全,屈”
2、 要养成依形辨义的习惯。“燥,躁,澡,噪”
3、 根据语境辨形。把字同别的字结合起来构成词语,就能比较容易地发现它是否是错别字。
4、 寻找各种线索,借助中间联想。“沉渣泛起,陈,”借助词义来联想。
三、 正确运用词语
1、 平时应注意积累,尽可能多掌握词语。‘
2、 善于分析语言环境,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义,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词语。
3、 根据语言环境辨析词的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必须与所描写的对象一致。注意辨析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即反语。
4、 善于从不同角度辨析词语。词义的轻重,或搭配关系等。
5、 关联词语的选择和运用,应首先弄清楚整个文段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分清这段文字由几个分句组成,每个分句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然后再确定分句之间的意念关系、层次关系,以便根据这些关系来确定要选择的关联词。
6、 成语的辨析和运用要注意:
①要注意某些成语内容的特殊性。“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点”不是加标点,而是“涂改”。
②要注意某些成语运用对象的特定性。“相敬如宾”专门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相互尊敬。
③成语是经千百年凝练而成的,其格式有其固定性,意义有整体性。如判断“文过饰非”这个成语运用得是否恰当,但又不知道“文”是什么意思,那就可以仔细辨析一下这个成语的特点,“过”和“非”是同义词,这个词应该是并列结构,“文”和“饰”也应该是同义词,“饰”字我们是经常接触的,是“掩饰”的意思,于是我们可以推断“文”也应该是这个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应该是:用假话掩饰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根据这个意思结合具体的语境辨析其运用情况。
四、 语病辨析
1、 病句类型的考查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为主。
2、 掌握常见语病的类型。碰到有语病的句子,按照类型一一对照、辨析,以便查出病因,对症下药。顺口溜
“改错改错,仔细琢磨:少主谓宾,用词不妥,词序混乱,重复罗嗦,指代不明,连词用错,不合逻辑,否定太多,判断病因,准确改妥。”
培养敏锐的语感。语感指在长期的阅读实践培养起来的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辨析语病首先靠敏锐的语感,即通读所给的句子,感觉一下读着是否拗口,是否合乎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