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迈入“电器时代”》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260字。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器时代”
预习学案
设问导读
1.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________和_______的发明和使用,________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取代___________,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____________”。
2.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_________和_________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3.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________最为著名,被誉为“发明大王”,他在________年研制成功耐用__________,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____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此为动力,他在_________年试制___________成功。
5.20世纪初,人类制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年12月的一天,美国的__________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_______,并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 关键信息
1.电力 发电机 电动机
电力 蒸汽 电气时代
2.美国 德国
3.爱迪生 1879 碳丝灯泡
4.卡尔•本茨 1885 汽车
5.飞艇 1903 莱特兄弟 飞机
研学设计
学习要点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经济:资本主义的竞争上升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科技: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二、主要发明
1. 电力广泛应用
(1)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并逐渐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
(2)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的碳丝灯泡。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2)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3)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研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主要有电话、电报等)。
三、特点
(1)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
(3)一些国家如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学法点拨
【透析1】了解自然科学成果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关系: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高潮期。这些为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例如,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