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迈入“电器时代”》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8/20 7:24: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260字。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器时代” 
  预习学案 
  设问导读 
  1.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________和_______的发明和使用,________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取代___________,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____________”。 
  2.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_________和_________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3.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________最为著名,被誉为“发明大王”,他在________年研制成功耐用__________,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____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此为动力,他在_________年试制___________成功。 
  5.20世纪初,人类制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年12月的一天,美国的__________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_______,并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    关键信息 
  1.电力   发电机  电动机 
  电力   蒸汽    电气时代 
  2.美国   德国 
  3.爱迪生   1879   碳丝灯泡     
  4.卡尔•本茨   1885    汽车    
  5.飞艇  1903   莱特兄弟   飞机    
  研学设计 
  学习要点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经济:资本主义的竞争上升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科技: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二、主要发明 
  1.    电力广泛应用 
  (1)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并逐渐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 
  (2)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的碳丝灯泡。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2)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3)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研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主要有电话、电报等)。 
  三、特点 
  (1)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 
  (3)一些国家如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学法点拨 
  【透析1】了解自然科学成果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关系: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高潮期。这些为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例如,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