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目标·方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尊重•目标•方法
——关于作文批改问题的几点思考
贡 华 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有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较高人文素养的人的任务。而作文批改更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把握好这一环节,对于实现作文教学的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老师精心批改过的作文发到学生手里时,不少同学只是看一下分数或者等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教师评语不大关心,甚至连看都不看。教师劳神费时精批细改,却收效甚微。那么怎样才能走出一条作文批改的高效之路呢?通过对新大纲和新课标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作文批改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以下三点是值得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思考的。
首先,语文老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对学生作文的态度,要走出“目中无人”的怪圈,要多给学生以及学生的作文以人文的尊重和关怀。
正如我们很在意学生对我们的劳动是否尊重一样,我想,任何一个学生在他最初写作文的时候,都是很在意别人特别是老师对自己作文的态度的。作文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肯定甚至赞赏,对学生来说,那将是莫大的成功。教师真诚的赞美学生,给他们成功的喜悦,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给予学生的作文以应有的肯定与赞扬,甚至把批改作文视为负担,老师自己对这项工作都缺乏应有的热情,又怎么能将作文"改"好呢?而且当这种无热情的批改成为习惯时,学生们哪里还有写作的热情呢?更遑论看你的评语了。所以,从批改的角度看,要想提高并且保持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教师首先要端正对学生作文的态度。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论文章水平优劣高低,不论卷面好差美丑,我们都要尊重学生的劳动,认真的对待每一篇作文(不是指每一篇都要精批细改)。好的表扬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