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复习,常常因对大纲或新课标精神实质领会不够全面、深入,对全套语文教材编写意图体会不够深入,所以中考复习安排和指导时常不容易到位,复习与训练的重点不易突出和落实。与其他科目比较而言,语文复习的内容多而杂,似乎无规律可寻。其实我们只要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考标,就能掌握教材的训练意图,分清难易层次,从而确定复习的重点。
一、要研究教材
这里的研究教材,是指对初中整套教材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研究,而对教材的教学点和训练点,进行全面的搜索、罗列、分类,就要做到:把对教学大纲或新课标的分析,对课文训练重点的分析,对课后练习的分析结合起来,从这三者的结合分析中综合出教材的训练意图和训练重点,以及复习中的训练角度。这样我们在“专题”复习中,就能最大限度地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细节化。例如第四册中的一至三单元的说明文,其教学重点有: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2、体会说明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点;3、理解课文内容;4、了解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5、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6、理解说明的顺序。课后练习的训练点有:1、词语品析;2、句子理解;3、把握说明对象特征;4、理清说明顺序;5、辨析说明方法;6、语言运用,等等。
二、要把握考标
《初中毕业会考标准与指导(语文)》一书是中考复习考试的纲领性文件。它从考试的范围、命题要求、试卷结构及题型等都作了扼要的说明,同时还就复习的知识板块、知识点作了必要的指导。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复习之前,要结合对教材的分析,准确地确立复习的训练点。例如第五册中一至三单元的议论文,
三、要分清层次
通过研究教材,明确了训练意图,通过考标的把握,掌握了命题方向,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从考标的角度来看,复习的内容分为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阅读、写作四大板块。每个板块又有若干个小板块,每个小板块又有若干个知识点。我们复习时,如果不分清难易,平均用力,势必造成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的局面。因此,我们还必须分清复习的难易层次。
就教材和考标而言,复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