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战略进攻》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8/28 17:11: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90字。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山东重点进攻的史实。 
  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可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多媒体教学的形式。 
  联系旧知识分析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双方的实力、战略态势,采用问题解决法,结合教学地图,探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所采取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在分析全国战局变化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了解陕北战场和山东战场的情况。 
  根据解放战争第二年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形势变化,分析指出我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原因和有利条件。结合地图,讲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经过并指出其意义。 
  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地图并结合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放战争初期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军事行动及其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让学生深切感受当年宏阔的历史场景、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用兵如神”的智慧。 
  通过分析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形势下,我军能利用有利条件、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取得胜利的史实,培养不畏困难、冷静、机智、乐观、坚毅的品格。 
  重点难点  本课所涉及的知识属了解层次,只须知道这三次重要军事行 
  动的过程及相关史实即可。因此,可将识图能力、结合地图叙述史实的表达 
  能力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正确战略战术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这是本课 
  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本课以我军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转入战略反攻为主线,从宏观上勾画了解放战争初期大约一年的军事斗争史,内容精彩,故事性、趣味性强。采用研究性学习、讲述法。指导学生在本课内容中自主选择其一,组成小组,通过课内外收集资料,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如故事会、多媒体展示等)相互交流,体会当时宏阔的历史场面,感受毛泽东的用兵如神。教师也可通过提问题,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地图加深对这一时期事件的了解。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引言中所提问题:中共中央为什么要主动撤离延安与转战陕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主要原因是当时敌我力量的悬殊,并简要介绍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情况。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中共中央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付敌人的进攻?并引导学生认识:保卫自己的首府和指挥中心固然重要,但大敌当前,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决不能硬拼硬打。因此,中央采取了诱敌深入、寻找有利时机、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主动放弃延安。同时,可引导学生认识:在当时危险而又艰苦的环境下,毛泽东、周恩来等不顾个人安危,留在陕北与敌人周旋,指挥全国战场,充分体现了伟人的风范。这不仅极大地鼓舞了西北地区军民,也是我军能 战胜敌人的重要精神力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