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960字。
社会发展的规律
【学习目标定位】
框题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识记 理解 分析
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创造含义
3、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4、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5、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1、联系实际,分析说明宗教、迷信观念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结合现实生活,分析当前社会仍然存在落后和腐朽思想的原因
3、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我国的各项改革的必要性
4、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及解决的办法 1、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全面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所学原理,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各种宗教观念、封建迷信思想、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根源,以及当前各项改革的必要性 通过学习,逐步确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课前预习填空】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 。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 社会存在,有时又会 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4)( 和 的矛盾, 和 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 的基本矛盾。)
(5)生产力 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