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2009届高三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9450字。
山西省运城市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2009届高三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8页,第Ⅱ卷9—1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共30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或圆珠笔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涂黑自己的考号和考试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涂黑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N—14 O一16 Na—23 Si—28
S一32 Ba一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成年健康小白鼠下丘脑的部分结构被破坏后,其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如下图,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2.任何生物的体细胞能够分裂的次数都是有限的,衰老、死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为了探究细胞衰老原因是受细胞核控制还是细胞质控制,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方案应是
A.分离细胞核和细胞质,单独观察核、质存活的状况
B.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并进行胚胎移植,观察克隆动物的生活年限
C.将完整的年轻和年老的细胞融合,观察杂种细胞衰老的快慢
D.将年轻细胞的质、核及年老细胞的质、核分别与样本细胞融合进行实验观察
3.利用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对微生物进行筛选,能够从复杂的菌群中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利用碳源类型不同②利用氮源是否存在③利用生长因子种类的变化④利用无机盐的浓度大小⑤利用伊红、美蓝⑥利用离心的方法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④⑤⑥
4.某环状DNA分子,相对长度为1,酶1在其上有一个切点,记为0.0,酶2也有一个切点,相对位置0.3,酶3能将该DNA切为0.8和0.2长度的两个片段,同时用酶1和酶3去切,得到两个0.2和一个0.6长度的片段,同时用酶2和酶3去切时,得到两个0.1和一个0.8长度的片段。则酶3的切点位于
A.相对位置0.2,0.4 B.相对位置0.1,0.4
C.酶1切点左右各0.1的位置 D.酶2切点左右各0.2的位置
5.下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正常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