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二中08-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940字。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08-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选择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A、人们会思考的大脑 B、哲学家的思考 C、人类的实践活动 D、对世界的思考
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3.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4.《管子》说:“水者,何也?万物之原也。”这种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辨证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5.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6.2008 年初,在与南方冰雪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我国人民体现出的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的精神,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患难与共、互助友爱的精神感入至深。这些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C.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D.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7.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水平是不相同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说明实践具有
A.主观能动性 B.客观性 C.社会历史性 D.主观性
9.“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任何认识都有它的正确性
B.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但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反映具有多样性
C.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会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
10.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因为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这种认识: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1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