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分 值 2 2 2 2 2 2 2 3 3 3
答 案
第I卷(选择题 共23分)
得 分 评卷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___。
A.殴伤(ōu) 掠起(lüè) 徇情枉法(xún) 谆谆教诲(zhūn)
B.允许(rǔn) 蜿蜒(wān) 无稽之谈(jī) 提心吊胆(diào)
C.绰刀(chāo) 模型(mó) 大事渲染(xuàn) 锲而不舍(qiè)
D.庖官(bāo) 尴尬(gà) 相时而动(xiàng) 转捩点(lì)
2.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是___。
A.谮害(诬陷,中伤) 虚张声势(扩大,夸张)
B.媲美(匹敌,比得上) 恪遵功令(恭敬,谨慎)
C.君子固穷(安守) 仗势倚情(倚仗)
D.恃才放旷(依仗) 忙具衣冠(准备)
3.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___。
A.他们打得你死我活,好像有不共戴天之仇。
B.人民组织起来和杀人放火、惨绝人寰的日寇英勇斗争。
C.她妈妈一进来,我们全寝室的人不谋而合的站了起来。
D.听到这个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4.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___。
A.难道罗丹先生雕刻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和那大理石一样传之不朽吗?(反 问)
B.狂风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他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拟人、借喻)
C.旱烟袋终于走了,小姑年目送他。(借代)
D.坝上坝下,刀切的一样,真平呀!(比喻)
5.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___。
A.有无自我批评的精神,是能够改正错误的关键。
B.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使他学习成绩迅速提高。
C.妈妈嘱咐他一定要抽空去看看医生。
D.我们谈素质,往往偏重智育,其实,德育和美育也是不可或缺的。
6. 下面的句子中,语言最得体的一项是
A.快退休的王老师在向同学们告别时深情地说:“十年寒窗今日别,谢谢同学们对我”。
B.某杂志社邀请某著名作家担任顾问,在聘书中写道:“您老荣幸地被聘请为我社的顾问,我们感到无比的高兴。”
C.周总理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哀悼。
D.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您的教学方法。
7.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的句子是___。
每当夜幕将至的时候,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烁着疏落的灯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淡如烟,淡如雾,山野虚无,树也飘缈。
A.山上的黑暗被灯火照淡了,山下的黑暗被灯火照亮了
B.山下的黑暗被灯火照亮了,山上的黑暗被灯火照淡了
C.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火把黑暗照淡了
D.山上的灯火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