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8/7 6:3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齐桓晋文之事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并注意总结活用词语和规律。
2.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运用多种论辩技巧和修辞方法的引人入胜的论辩语言,增强鉴赏能力。
3.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教学重难点
1.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2.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吸收的思维品质。
教学时间
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产生过驰骋其想象、自由其意识、生发其学说、论辩其观念的诸子百家。孟子,以其思想的博大、政治的精通、现实精神的坚强和滔滔的雄辩口才,雄踞“亚圣”之位,使儒学得以发展,“孔孟之道”不仅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旗帜。他的散文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便要全面研究一下这位先贤的思想及其光耀千古的论辩艺术。
二、解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以五十步笑百步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名轲,子子舆,战国时期邹人。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系,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
孟子处于列国混战最激烈的年代,他提出了“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他以“平治天下”为己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所谓“仁政”、“王道”。
孟子长于辩论,善用譬喻。他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极为突出,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