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睢县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6240字。
河南省睢县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2008年 9月7日,“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北京奥运公园中心举办。其中“雄奇宝器”展块中,有一件青铜器曾被郭沫若誉为春秋时期的“时代精神之象征”。它是
2.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上分成不同地位高下的阶层,如贵族、奴隶等;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如平民可以因为努力而变成官员。社会流动变大的意思是不同阶层出身的人转换另一个阶层的可能性变大。若用这两个概念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则则大 B.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也变大
C.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也变小 D.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则变小
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常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在齐国
A.周的分封制已遭到破坏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打破了等级尊卑观念 D.废除了贵族特权
4.先秦时期是我国青铜文明发展兴盛的时代。青铜器的纹饰传递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对比以下两幅青铜器的纹饰,其变化反映了
A.社会生活的丰富和艺术的发展 B.青铜器逐渐进人百姓日常生活
C.神秘威严的专制王权渐趋衰落 D.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
5.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6.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7.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郡县制 B.封国制与郡县制并存 C.州郡县三级交错管理 D.行省制度
8.吴师道(元):“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锋与战尘。一出宁故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翦伯赞:“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两首诗歌反映了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决定西汉“平城围后几和亲”和对匈奴“汉武雄图”的关键性因素是
A.西汉国力的强弱 B.匈奴是否南下威胁 C.双方统治者的决策 D.民族融合的程度
9.我国历史上采用多种纪年法。《兰亭序》载:“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文中“永和九年”属于
A.公元纪年 B.年号纪年 C.干支纪年 D.朝代纪年
10.贞观年间,唐太宗常召集低品级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并给这些低级官员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后来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对这段文字的评述错误的是
A.这说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三省官员
B.导致了相职增多,有利于集思广益,避免决策失误
C.这说明三省职能被其他部门瓜分,三省制度名存实亡
D.有效地避免了权臣专权,防止皇权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