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题,约6580字。
西南师大附中高2010级第一次月考
历 史 试 题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2009年8月
第一部分(选择题)
本部分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两次鸦片战争相同的战区是在
A.长江中下游地 B.广东沿海地区 C.京津地 D.台湾北部
2. 拿破仑三世时期,法国修建了枫丹白露博物馆中的中国馆。其中收藏的文物大多是从中国掠夺的,与此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3.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已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渐愤交集。”文中“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 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运动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下列口号按提出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扶清灭洋”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5. 下列对《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B.是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果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
6.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B.形成了近代的工业管理模式
C.引进了近代的生产技术 D.阻止了外国工业品的倾销
7. 下表为《五口通商时期中国丝茶出口情况表》,以下各项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年份 茶(磅) 丝(包)
1843 17727750 1787
1849 82980500 16298
1854 109369000 54233
1858 103564400 85970
①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③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 19世纪60年代时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A.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 B.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
C.民族工业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性 D.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
9. 19世纪末期的一个抄本中写道:“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些话
A.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的空前尖锐
B.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武装起义的决心
C.体现了人民大众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
D.印证了议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10. 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是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②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帝制的斗争
③都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④都试图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