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09-10学年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5970字。
江西省上高二中09-10学年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命题:谢显怀
一.选择题(30×2=60分)
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2、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井田制的破坏
3.依照周朝礼制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越级用六十四人在庭院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反映了:( )
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
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
4.《史记》中记载:“(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杀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内已经设置郡、县。②春秋战国时期,实际上是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③诸侯国往往在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置郡县。④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文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6.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 汉、宋、明 C.秦、元、清 D. 秦、唐、明
8.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隋唐时期中央设立的中书省,与元朝时的中书省。其根本的不同在于:
A. 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 前者是决策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
C. 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 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10.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能及矣。”这反映的实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