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题,约8040字。
衡水中学09~10学年度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共8页,第Ⅱ卷共4页。共100分,时间11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中1-35小题每题1分,36-40小题每题2分,共45分。)
1.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社会的重大进步,其最主要的理由是
A.建立世袭制 B.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建立了国家 D.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 在首都举行了册封仪式后,受封者率领军队、人民前往东方的封地,结果受到封地上的土著军队攻击,好不容易才将土著征服。接下来的首要工作是筑城,以作为未来统治这个封地的基地。请问这是哪一个时期的政治形势
A.商朝初年 B.周朝初年 C.唐朝初年 D.宋朝初年
3. 灌溉工具的改进是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是
A.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节省了人力 D.灌溉不受水源的限制
4.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的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有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据《华阳国志》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隋朝大运河 D.西门豹渠
6. 家中老人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7. 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做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部文学作品中的片段,“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