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480字。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
一、熟悉考试大纲(考试范围)
考点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二、考点的梳理与记忆
(一)、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 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 和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 ,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 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 和按 分配。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指个体劳动者 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3)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a、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b、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c、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4)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 的尊重,对劳动、 、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 、管理和 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效率与公平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因为分配反作用于生产。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2)收入分配方式对公平的影响:
公平的分配收入方式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 和 。
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这项举措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