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玉山一中2010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测试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6680字。
江西省玉山一中2010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测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马克思指出:“浸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私营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在马克思看来,鸦片走私猖獗的关键原因是
A.政治体制腐败 B. 宗法制度瓦解 C.巨额利润诱惑 D. 沿海奸民滋生
2.鸦片战争后,英、法、美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如果把这四个条约的内容依次看成a、b、c、d四个集合,那么下列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
3.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 《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孔子改制考》
4.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
B.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落后封建文化的冲击
C.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D.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
5.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侵略,爱国军民不屈不挠,顽强抗争。下列人物组合与表格中材料描述的顺序完全符合的是
甲 他在台湾抗击日军,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乙 他身中数弹,仍大呼:“杀敌报国”,被誉为“全国军人楷模”
丙 他率领致远号军舰英勇抗敌,壮烈牺牲
丁 他指挥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A.林则徐 谢晋元 邓世昌 彭德怀 B.徐骧 谢晋元 邓世昌 徐向前
C.徐骧 张自忠 邓世昌 彭德怀 D.刘永福 张自忠 左宝贵 彭德怀
6.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
A.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 B.反对段祺瑞的独裁
C.维护共和政体和《临时约法》 D.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
7.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生动地向我们讲述着社会的变迁,以下几组诗句分别是毛泽东在各个时期的作品
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顔
⑶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⑷黃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逍遁
下列哪组历史时期正确对应了上述诗句
A. 反“围剿”时期 渡江战役 百团大战 三大会师
B.渡江战役 三大会师 百团大战 反“围剿”时期
C.百团大战 三大会师 抗美援朝 反“围剿”时期
D.徐州会战 三大会师 太原会战 渡江战役
8.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设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的当时社会状况是
A. 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 中西文化交流广泛
C. 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 上海、青岛是著名的对外窗口
9.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B.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政治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