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09-1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950字。
辽宁省实验中学09-10学年高一10月月考
政 治 试 卷
说明: 2009.10.9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0分。
2.考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涂至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相应的卷面上。
3.考试范围: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1、2课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台湾受灾牵动着大陆民众的心,大陆倾力为台湾同胞提供帮助。2009年8月18日下午,价值248万元的第二批援台救灾货物搭乘CA1011次国航货运专机,从首都机场直飞台湾高雄。这里的“救灾物资”
A.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B.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2.2008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银纪念币一套。该金银纪念币共2枚,其中1/3盎司金币1枚、1盎司银币1枚。该套纪念币
A.能收藏,但不能在市场流通 B.是商品,其买卖价格是固定的
C.其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 D.是法定货币
3.产品质量,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具有竞争力,就必须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走以质取胜之路。其经济生活依据是
A.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B.产品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C.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D.产品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
4. 2009年“十一”期间,小黄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每人3500元的青藏铁路专线旅游。小黄在布达拉宫广场的地摊上买了几件富有藏传佛教特色的小饰品,父母则在商场用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1000多元的藏医药保健品。在这里涉及到了货币的职能依次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5.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 假定某国在一年内,商品的价格总额增长8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20%,则该国一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 元的购买力。该国这一年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4.0 投资增加 B.0.66 物价上涨
C.1.5 物价下跌 D.0.25 投资减少
7.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对美元信心大打折扣,2009年春节期间,铂金、黄金、翡翠三足鼎立,抢分着投资和首饰消费的巨大蛋糕。其中,黄金首饰是
A.商品 B.一般等价物 C.固定的一般等价物 D.货币
8.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货膨胀的措施是
A.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 B.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
C.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 D.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
9.如果有幸你到上海观看世博会,除了随身携带的零花钱,你的最佳选择是带上
A.大量现金 B.信用卡 C.支票 D.外汇
10.信用卡受到了许多青年人的喜爱,是因为使用信用卡可以
①减少现金使用,增强消费安全 ②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
③降低商品价格,节约购物时间 ④提升资信状况,提高消费档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一件M商品商以换两件K商品,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K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l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企业生产的一件M商品与某乙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交换比例应该是
A.1:1 B.1:2 C.1:4 D.1:8
12.人民币升值后,手里有美元存款的老百姓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增加损失
A.把美元兑换成欧元 B.把美元用出国旅游
C.把美元用于出国国购物 D.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
13.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有
A.我国产业的生存空间会遭到挤压 B.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C.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 D.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
14.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能的影响因素有
①该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② 该商品供不应求
③货币的价值下降 ④发生了通货膨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2009年4月2日,张女士花了230元人民币买了 一件上衣,这230元人民币在本质上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一般等价物 D.价值符号
16.供求影响价格。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同一种商品在甲地可能供不应求,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而在乙地可能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对于甲、乙两地市场情形,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是卖方市场 ②乙是卖方市场 ③甲是买方市场 ④乙是买方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000元/吨。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原因是
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 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
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 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
18.假设某电视机厂生产过程中遇到这样三种情况
①该厂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该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
②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该厂劳动生产率未变
③该厂与该行业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
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该厂生产的每台电视机的价值量的变化依次是
A.提高 不变 降低 B.不变 降低 降低
C.不变 不变 提高 D.降低 提高 不变
19.某国生产一件K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甲企业生产一件K商品所需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5小时,如果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价值
A.是原来的1.5倍 B.是原来的0.75倍
C.不变 D.无法确定
20.假定某件商品的价格是60元,现在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一半(假定生产它的原材料价格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发行量也不变化,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30元
②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发行量减少一半,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30元
③如果供求关系变化,纸币发行量增加一倍,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30元
④如果某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30元
A.①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1.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60元。如果某生产者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该生产者在4小时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是
A. 60 B.120 C.240 D.480
22.某国2008年生产M商品5亿件,其价值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