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安县2010届高三历史诊断性考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3890字。
绝密★启用前
河南省新安县2010届高三历史诊断性考试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满分50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2.《史记》上有这样一段记载:“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即尝胆”。上述国君所在地在今 ( )
A.长江中游 B.钱塘江流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3.对于春秋时期吴国的灭亡,历史上有这样的评价:“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明末清初吴三桂的降清,历史上较有代表性的评价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上述评价 ( )
A.都错误,未看到事物的本质
B.前者正确,否定将吴国灭亡归结于西施;后者错误,未看到吴三桂降清的根本原因
C.都正确,揭示了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
D.前者错误,未指出吴国灭亡原因;后者正确,指出了吴三桂降清的根本原因
4.秦朝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5.我国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 ( )
A.黑水都督府 B.西域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6.下列能体现秦汉时期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恢弘气势的是 ( )
①巨龙般的万里长城
②再现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
③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④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7.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民族政权隶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8.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汉武大帝》的编剧主要依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著作,这说明 ( )
A.这两部著作所述史实是绝对可信的
B.这两部著作的作者都生活在当时,亲眼目睹了时代的变迁,因此比较可信
C.这两部著作是记录西汉历史的主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D.影视作品完全可以通过再现历史原著来还原历史
9.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10.隋代开凿的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水路运输线。从江南直接运输物资到长安的正确路线是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广通渠 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C.江南河→通济渠→广通渠→邗沟 D.江南河→永济渠→邗沟→通济渠
11.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