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070字。
高二《生活与哲学》学案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自主学习
思维磁场: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思考: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体现什么哲学观点?
答案提示: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及多样性。
自我认知:
1、 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 、 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 的有机整体。
(2)联系就是 之间以及 之间的相互 、相互 和相互 。
2、 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所 的,不以 为转移。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 的联系和 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 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 。
(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
的联系,改变事物的 ,调整原有的 ,建立新的 。
3、 联系的多样性
(1)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有 联系和 联系、 联系和 联系、 联系和 联系、 联系和 联系等。
(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 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
的。总之,要一切以 、 和 为转移。
探究学习
精点透析 学法链接
联系的特征: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加深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还应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3、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人与事物联系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同时,人又必须尊重生态平衡的规律。
4、联系的多样性
(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只注重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热点透析]
我国目前兴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将会继续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推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段材料说明( )
A、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B、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
C、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的联系
D、 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的联系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答案:A
点悟:解答选择题时,要充分利用“排谬法”、“排异法”,即在题干的意思后,首先把选项本身说法就不正确的去掉,然后把选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内容无关的去掉,这样正确答案就会显现出来了。
案例导析
案例一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图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这句名言说明了什么哲学观点,应如何理解?
[解析] 本题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恩格斯的一段话来考查学生对联系普遍性的理解,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不大。
[答案]
(1) 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联系是事物自身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其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思路点悟]:
名人名言在哲学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类话语一般比较深奥,难于理解。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在准确把握好材料中心的基础上[“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 “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图画”],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教材与之相关话语进行理解分析,答案便很容易整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