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10届高三理科综合第二次月考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8000字。
重庆一中2010届高三理科综合第二次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5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至10页,共10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S-32 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
选择题一(本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过程中,一定没有使用病毒的是
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B、“白菜—甘蓝”培育过程
C、基因治疗过程 D、禽流感疫苗制备过程
2.如下图所示,大肠杆菌DNA中有a、b、c等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a、b、c的基本单位相同
B.a、b、c中都有非编码区和编码区
C.a、b、c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D.若利用某药物阻止a基因的表达,则b、c也不能表达
3.下列叶绿体中发生的如图所示化学反应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NADP+ + 2e + H+ NADPH
A、该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上
B、该反应中e和H+最终来源于水
C、NADPH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D、NADPH为光合作用下一阶段提供还原剂和能量
4.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5.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B. 效应B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C.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效应B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效应B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6.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下列有关此测定原理正确的是
①乙醇在此反应中做还原剂 ②Cr3+在此反应中做氧化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