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题,约3890字。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兼爱非攻,人际关系要和谐
2.《老子》中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段话体现了其
A.辩证法思想 B.无为而治的思想
C.“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D.以柔克刚的思想
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体现董仲舒思想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利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4.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6.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确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7.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8.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偶像 D.抨击腐朽统治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
10.关于明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放思想
B.农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社会的实践
11.如图1所示的这一天文仪器的发明者是
A.张衡 B.僧一行 C.郭守敬 D.沈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