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520字。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问题探究】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心动与幡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包括我们自身、自然界、人类社会)。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知识点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学法指导】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知识点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知识点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原因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从填报高考志愿说起。
(2)原因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要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哲学要回答的问题很多:
世界从何处来?
世界向何处去?
人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在这些问题中,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正确,决定了哲学家的整个哲学体系能否站稳脚跟。
试以黑格尔的“哲学悲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