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点梳理及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20 19:47: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590字。
  专题十三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要关注近代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其经济发展原因,经济制度与经济的发展特点。 
  2.关注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尤其是经济现代化,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等。2007年考了经济现代化对政治的影响(辛亥革命题),那么2010年注意一下经济现代化对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影响。同时这部分内容注意与政治、地理学科相联系。 
  3.要注意横向的比较。与西方国家、前苏联经济发展相对比。注意把中国的经济现代化纳入到全球化的范围中考查。对经济发展原因、条件的分析探究是近年来历史高考考查的重要部分。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专题整合 
   
  [要点归纳] 
  要点1 中国近现代史上几种经济成分演变过程       
  1.封建自然经济 
  特点:(1)表现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2)具有分散性、封闭性和保守性、是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3)是晚清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经济基础。 
  演变过程:(1)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东南沿海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2)进一步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商品输出规模扩大,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解体已由沿海扩展到内地,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及商品销售市场;(3)加剧解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4)走向衰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1953—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封建自然经济消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