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5070字。
浙江省绍兴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命题:校对:何珠芳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需要的。)
1、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三公”的直接目的是( )
A、防止大臣专权 B、削弱地方权力
C、建立中央集权 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2、“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3、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课堂上有4位同学对“中央集权”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其中哪位同学表述较准确( )
A、皇权至高无上,实行个人独裁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嬴政自称始皇帝,实行王位世袭制
D、中央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4、如图,唐太宗实践自己言论(“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的措施有 ( )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C、力倡节俭、禁造台榭
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
5、在唐朝由盛转衰前,生活在今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是( )
A、鲜卑族 B、吐蕃族 C、突厥族 D、匈奴族
6、下列关于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为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B、表明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C、加强了唐政府对吐蕃的管辖
D、表明了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7、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
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
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 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
8、康熙帝曾说“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他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
A、只有修筑长城,才能天下太平 B、边境稳定了,统治才能巩固
C、得民心者得天下 D、皇帝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9、下列清政府维护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平定三藩 ②抗击沙俄
③三征噶尔丹 ④统一台湾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10、晚年的康熙帝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我们看来这一评价的主要立足点是( )
A、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
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
C、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