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定法,问须有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9 11:4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2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满堂灌”这个应试教育的代名词,成了众矢之敌。于是乎,课堂提问日渐盛行,问题一个接一个,似乎“满堂问”就是启发式教学,就是素质教育。日前,笔者听了一堂课,教师从一进教室开始,一个个问题就像连珠炮似的向学生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学生只有招架之功,绝无“读书”之时。一些老师在评课时还盛赞该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云云。
其实,这些老师理解错了,“满堂问”不是启发式教学,更不是素质教育。有时候甚至比“满堂灌”的效果还差,学生们常常来不及思考,就被老师问得头昏脑胀,张口结舌,有时甚至是哭笑不得,哪来的高效率?确实,不少名家如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等(虽然教学模式不尽相同),在上课时也经常使用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力,但绝不是“满堂问”。所以,笔者认为,教无定法,问须有法。
一.精心设计问题。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什么?那就是通过教师采取的教学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有的教师课堂上有问有答,热热闹闹,而学生的思维不能积极调动起来,这不是启发式教学。宁鸿彬老师曾明确指出,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不断,而问的问题都是“对不对呀?”“是不是呀?”“行不行啊”或者“你说这个人物的品质是多么的什么呀?”等等,前者是简单的判断,后者是填空式的简单回答,这不是启发式教学,达不到启发学生的目的。
1.提问要有启发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为学生引导思路,提供学习线索,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一味顺着课文的先后顺序一问一答,或从情节到情节,既缺乏内涵,也没有思维的强度,教学价值是很低的。只有抓住课文的突破口提问,才能真正开发学生智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功效。如学习《变色龙》一课,如果教师只是提“奥楚蔑洛夫在审理小狗咬人事件中共变化了几次?”“怎样变的?”“变化的依据是什么?”等问题,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情节的作用外,是毫无启发性可言的;但如果抓住“奥楚蔑洛夫狡猾善变,但不变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就会引导学生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根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提问要有梯度。
课堂提问应该由易到难,由简至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和高处,引向求知的新境界。当我们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完全一致时,必然会使学生兴味索然,无动于衷。我们只有遵循一问一思的客观规律,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最终才能达到“能跳起来摘到果子”的思想境界。这样层层掘进,可以迫使学生在定势的范围内的连续思维。
  怎样设计有梯度的提问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