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教案10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兵 车 行》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咏中体会诗歌意蕴含蓄的特点。
2、 了解七言古诗的有关知识。
3、 学习诗人“缘事而发,即事名篇”的现实主义精神,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难点:培养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请一学生简要地介绍一下杜甫。(显示屏显示导入问题1.2.3)
请学生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中的名句并比较这两首诗在形式上的不同。(《春望》是五言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律诗也叫近体诗,兴起于隋唐时期,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一半叫“绝句”,“绝”就是断的意思。律诗八句,绝句四句,都讲求严格的格律,而不仅仅是压韵。而古体诗则没有句数的限制,一般较长,只求压韵就行了。近体诗和古体诗主要是形式的不同,一个“体”字,就表明了这一点。至于内容,律诗侧重于写景,古体诗侧重于叙事。今天我们要学的〈兵车行〉是古体诗中的歌行体,歌行体,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显示材料)
(注: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豪吏》诗中的名句有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二、引入新课。(显示”品味”问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