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070字。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
教 学 设 计
福州四十中 林小玲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9课,本课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来了解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地理情况。它是在第16课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活动探究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包括这条贯穿东西方的重要商道是如何开辟出来的,哪些人、哪些朝代为它的开创和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这条道路上有哪些的历史故事、文物古迹,丝绸之路曾经在中外交流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它今天的发展现状如何,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等问题,学习了这一课,学生可以更充分地了解丝绸之路,了解它的昨天、今天,展望它的明天。因此,这节活动探究课是我们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巨大挖掘潜力的一个教学资源。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校作为教育部认定的全国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在硬件设施上具有优势,有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师等设备,而且,在初一的课程中就安排了信息技术课程,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对其他学科的老师也经常进行方面的培训,除此以外,我校七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下学习特征:
1、学习特点: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拥有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但熟练程度不一,对获取信息的途径、方法掌握不够,对信息处理能力更差,需要教师的帮助。
2、学习习惯:七年级(初一)学生对历史知识比较兴趣,对历史课的学习比较习惯“听故事”,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差,需要教师不断地指导与培养。
3、学习交往:由于各科全面启动了课改,小组交流、协作讨论的机会增多,学生初步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但具体实施需要教师采用问题中心、任务驱动的策略。
[设计思想]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架,更加有利于教师教法的选择和学生学法的多样化,而且“寻访丝绸之路”的可探究内容非常广泛,教师也不好局限学生的思路,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选择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