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19 14:28: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530字。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学案
  一、考点扫描: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
  (3)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二、板块结构:来,我们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凌乱的知识系统化!
  
  三、温故知新
  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自习回顾一轮复习教学案内容
  (二)核心知识检阅:
  1、列举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何重要意义?
  2、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处于什么社会地位?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孔子、孟子、荀子对其发展做了怎样的贡献?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思想流派会不会行到统治集团的青睐?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对先秦儒家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仁”强调个人修养,规范社会伦理。
  B.《诗经》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
  C.它关注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能力。
  D.它在当时有利于结束分裂 ,实现统一。
  2、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考点二:汉代儒学成功正统思想
  (一)自习回顾一轮复习教学案内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