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语言信息,寻求最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西方有句名言,即“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近年来,中考的深入改革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信息:靠强行灌输、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已经行不通了,只有教学生以方法、规律,交学生以钥匙,才能使学生真正在知识运用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得到提高。
综观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占分45%左右,且以主观表述题为主。这也就表明,现代文阅读题得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语文成绩。自然,如何做好这部分试题,也就成了中考语文复习的重中之重。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张建华先生曾在《寻找中国特色的考试形式和方法》中指出:“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命题专家告诉我们:答案在原文中,是现代文分析题的命题原则;在原文中寻找答案,也就是我们指导学生解答阅读分析题的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善于捕捉文中的语言信息,提炼归纳语言材料,是答好现代文阅读的灵丹妙药。下面,就这方面对现代文复习指导谈谈粗识。
一、抓住题眼,分析确定“撒网”处。
题目中的一些信息可指引答题的方向,限制答题的范围,暗示答题的规律。解题时,首先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分析题目中透露的有关信息,确定寻找原文信息的范围。有的题目直接点明范围:2002年天津试题的现代文阅读《枯枝与鲜花》第20题“在第③段中,作者写枯树和牵牛花各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题 目中“在第③段中”明确指出了答题时可以从第③段中寻找到相关的语言信息。有的题目透露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去分析: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的现代文阅读《读书●养气●写作》第11题“第③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________”,题目中“具体指”暗示了上下文中有相关的信息。有的要先把握原文信息,再分析题目答案:2002年陕西中考试题的现代文阅读《北极昆虫的绝技》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