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八中2009学年高一第二次历史期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660字。
余姚八中2009学年高一第二次期考历史试卷
命题人:罗文彬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2.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以下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是
A.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3.秦朝五尺道
A.从咸阳直达长城
B.在开凿灵渠的基础上修筑而成
C.是秦始皇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
D.是云贵地区与中央联系的最早邮驿道路
4.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6.清朝的时候,英国商人从英国运一批货物到上海,拒交货税,因为他不认同清朝官吏要抽取的税率,他认为清政府有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要同英国商定。如果商人的话是有依据的,那么,他指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