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历史最新预测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22 7:16: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1470字。
  2009年高考历史最新预测题(附答案详解和预测理由) 
  一、押题理由: 本组题目的设计就围绕古代经济做一考查,对高考有可能出现的考查角度和方式进行设计,第1题着眼于西周农具的使用,考查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第2题旨在考查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先进的文明对世界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这一切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据此回答1-2题。 
  1.从考古发现看,西周时期农具多用木石等材料制成,青铜主要用于铸造武器、礼器和生活用具,最主要的原因是青铜 
  A.产量有限,不能完全取代石器    B.制造起来困难,不如石器方便 
  C.质地太脆,不太适合农业生产    D.使用时间短,很快被铁器取代 
  2.被誉为“还大山一片新绿”的原伐木工人赵希海在吉林红山林场周边的荒山义务植树17万多株,成活近11万株,全部无偿献给了国家,被推荐为2007年度感动中国的候选人。赵希海的行为保护了环境,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江堰很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型生态型水利工程。 
  B.荀子的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不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C.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缩小畜牧业扩展,有利于缓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D.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现象,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解析:1.A  注意题干的重点是在强调西周时期青铜的用途,由于冶炼青铜器所需要的锡十分稀有,青铜产量有限,基本上为上层贵族所垄断,主要被用来制造武器、礼器和生活用品,还不能完全取代石器,这种情况到冶铁技术发明以后才得以改变。此题容易错选C项,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题干所涉及的时间。战国时期的农具主要用铁器而不是青铜,主要原因是青铜质地太脆,不太适合农业生产。注意辨析两种问法不同,所选答案就不同。 
  2.B 本题考查古代农业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与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是掌握自然规律,并且按其规律改造自然界为人类服务。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选B项。 
  押题理由:2009年高考的命题必然会渗透新课标理念,客观公正评述历史将必然是今年高考能力考查命题方向,晚清的统治虽然阻碍中国历史的进程,但是也出现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现象,这将成为高考的必考点。该组题目的设置就突出了晚清社会的亮点,从高考将会命题的角度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两个知识点进行命题设计。 
  晚清中国在世界潮流的影响之下出现了许多统治者意想不到的变化。据此回答3—4题。 
  3.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被视为“国策”,洋务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发展工业。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4.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开始了救国探索的道路。其中康梁维新派要在中国变法维新,他们对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C.明确“中体西用”思想    D.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