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题选粹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选择题选粹
选择题选粹4.doc
选择题选粹1.doc
选择题选粹2.doc
选择题选粹3.doc
选择题训练精选5.doc
选择题选粹(1)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2.(银川一中第三次月考27)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3.(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2)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D.清朝设置军机处
4.(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3)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5.(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10)日人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将校率军士,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竟无一不遭此难者,决非过论。”史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B.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本侵略军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八国联军 D.抗战胜利后在华的美国侵略军
6.(广东六校联考二6)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
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
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 D.满清已经灭亡,汉人从此翻身!
7.(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13)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C.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D.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8.(安师附中高三上期中12)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