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小题,约7800字。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0届高三12月月考理综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O:16 Na:23 Si:28 S:32
第I卷(选择题 126分)
1.下图是在正常实验条件下培养某种
细菌时,培养基内碳源的含量变化
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开始阶段,葡萄糖大量消耗
而乳糖的含量几乎不变,原因
是分解乳糖的酶活性较低
B.随着葡萄糖含量的降低,细胞中
分解葡萄糖的酶也会逐渐减少
C.在上图所示的过程中,显示的是
酶合成调节
D.该培养基若不加氮源可筛选出圆褐固氮菌,若添加伊红─美蓝可筛选出大肠杆菌
2.根据现代生物技术原理,为解决如下四个问题:
①快速培养大量名贵花卉;
②克服远缘植物有性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③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④干扰素的工业化生产。依次可以应用的技术手段是( )
技术 组织培养 基因工程 发酵工程 体细胞杂交
A ① ② ③ ④
B ② ① ④ ③
C ① ③ ④ ②
D ④ ② ③ ①
3.右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关关系图。以下对相关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E→G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
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B.B的多种重要功能只与b的
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C.E中e的排列顺序决定了B中b的排列顺序
D.E的多样性与e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4.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5.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三位科学家。这三人“解决了生物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进行完整复制,如何免于退化。其中奥秘全部蕴藏在端粒和端粒酶上。端粒也被科学家称作“生命时钟”,是染色体端部的一段,起保护染色体的作用,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他们发现的端粒酶,在一些失控的恶性细胞的生长中扮演重要角色。大约90%的癌细胞都有着不断增长的端粒及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端粒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菌染色体上的端粒随着二分裂增殖过程中也会逐步缩短
B.端粒酶和双缩脲试剂混匀后在加热的情况下现紫色
C.端粒酶可能和其他多数酶一样,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端粒酶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其转录和翻译过程肯定在分裂期完成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生活中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消毒液是利用了盐的水解的原理
②乙醇和汽油都可再生资源,所以应大力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③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④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⑥自然界中“滴水穿石”的化学现象涉及的反应中无氧化还原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7、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原理、方法、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干燥Cl2 B.②检验K2CO3中的K+
C.③石油的分馏 D.④吸收NH3
8、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78gNa2O2投入足量水中转移的电子数是2NA
B.60gSiO2晶体中含有Si—O的数目是2NA
C.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1.5NA
D.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A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pH=0的溶液中,Fe3+、Mg2+、Cl-、SO42-
B.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的溶液中,K+、HCO3-、Na+、S2-
C.加入Al放出氢气的溶液中,Cu2+、Al3+、Cl-、SO42-
D.在无色透明溶液中,K+、MnO4-、S2-、NO3-
10、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
A.Ba(OH)2溶液中滴入少量的NaHSO4溶液 Ba2++ 2OH-+ 2H++ SO42-= BaSO4↓+ 2H2O
B.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lO-+ H2O + CO2 = HCO3-+ HClO
D.浓硝酸跟金属铜反应 Cu + 4H+ + 2NO3-= Cu2+ + 2H2O + 2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