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辞格运用的优化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辞格是人们长期的语言审美活动中逐渐创造、总结出来的结构定型的语辞优化格式,它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作为积极修辞手段,辞格在文艺语体中使用频率最高,对文艺语体的生动性、具体形象性、情感性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语言艺术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辞格的特有功能、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甚至成为累赘或消极歧格的现象随处可见。如何使所用的辞格能尽善尽美,充分发挥其生动感人的魅力,引起人们较大的审美兴趣?本文将对此作具体的探讨。
笔者认为,运用辞格,首先必须切合“内律”,方能成其为格,这是优化的基础;其次必须适合“外律”,即适合外部各种关系,方能尽其善;三须具有美感性,即所用的辞格若能形音义皆美,独具韵味,则能获得极大的审美效果,达到尽善尽美的最优境界。此可称为高级辞格。
一、切“内律”
“切内律”,便是切合辞格内部的结构规律。使用某种辞格时,首先必须注意各辞格的要素特点,注意选择搭配内部构件,使辞格准确地发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否则不成其为辞格,或若有所违背偏差,也会造成语病和歧格,更谈不上语辞的优化了。比如“比喻格”,其主要“内律”有两条:一是比喻和被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似;二是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事物,倘缺一个,比喻便不成立,或有所偏差,便成歧格。例如:
(1)〔原句〕公路上是走不下了,……军队夹着老百姓,老百姓夹着军队,只见两头不见完,山一样的拥上来。(陈登科《活人塘》甲版)
〔改句〕公路上是走不下了,……军队夹着老百姓、老百姓夹着军队,多远一望,只见人动不见头尾,如同潮水一般,拥上前去。(陈登科《活人塘》,乙版)
(2)〔原句〕又是一阵羞愧通过小草的全身,篦笄样的叶子立刻合拢,而且垂下了;正像一个害羞的孩子,低下了头,又垂直了臂膀。
〔改句〕:又是一阵羞愧通过小草的全身,破梳子般的叶子立刻合起来,并且垂下了;正像一个害羞的孩子,低下了头,又垂直了臂膀。(叶圣陶《含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