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题,约4530字。
昆明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题48分)
1.在中国先秦时期,都城既是统治阶级的政治中心,又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下列哪一个都城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 ( )
A.阳城 B.殷 C.镐 D.洛邑
2.“治国刑多而赏少,乱国赏多而刑少。故王者刑九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这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观点 (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3.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姐。“褒拟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拟乃人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4.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天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 )
A.夏人后裔 B.周朝百姓 C.商代遗民 D.少数民族
5.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该工程位于( )
A.河北地区 B.成都平原 C.渭河流域 D.淮河流域
6.关于先秦时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
①我国的“青铜时代”包括夏商周三代
②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阻碍了统一的进程
③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④“百家争鸣”体现了不同学派的政治主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史记》记载:春秋末年“陶(山东定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该材料反映出 ( )
A.驰道、驿站通畅 B.中原市场繁荣
C.市场交易通宵达旦 D.工商业市镇兴起
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指战国时期一项水利工程兴建所产生的效果。这一水利工程是 (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六辅渠 D.白渠
9.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 )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共和行政 D.周公东征
10.导致西周共和的直接原因是 ( )
A.王室衰微,诸侯反叛 B.奴隶起义
C.国人暴动 D.犬戎攻破镐京
11.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12.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配备等。这说明( )
①墨子反对一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