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16 17:4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课文,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2、掌握故事情节,了解创作方法,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3、学习记叙的详略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
教学设想:
1、 学生课前查找作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及相关作品。
2、 预习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疏通文字。
3、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对理想的追求也可能不同。贫困的年代里,人们希望衣食无忧;安定的年代里,人们渴望幸福美满。那么生活在战乱时代里,人们向往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著名作品《桃花源记》,看一看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他向往中的理想社会。(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交流作者及作品的有关资料(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发言的形式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老师作归纳总结,幻灯显示,并要求学生对划红色波浪线的内容予以掌握):
1、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现江西九江),东晋伟大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受家庭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他生活的年代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展,曾作过几任地方小官,时间都不长,后因不愿束缚自己过官场生活,任彭泽令进八十几天便愤然离去,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时年41岁。自此归隐田居,躬耕僻野,一生虽穷困潦倒,却矢志不移,63岁死于贫病。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田园诗歌,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及不愿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感。但有的作品也反映了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思想。其代表作品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时代背景:
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已经57岁。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作者在文章中虚构了一个理想社会——世外桃源: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寄托了自己的憧憬和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同时对当时的社会也无疑是一种批判和否定。
(二)、指定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大家认真欣赏并适当做出朗读评价;老师对需识记的生词予以板书(幻灯显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