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题,约7500字。
山西省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 史 试 题
第Ⅰ卷(客观题,51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5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甲骨文反映的有关商朝政治状况的重要信息是 ( )
A.商朝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商朝统治者迷信天命
C.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商王权威大大超越了夏王
2.《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的起源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期,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宋姓起源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利工业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3.“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适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促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4.《水经注•湘水》云:“秦灭楚,立长沙郡。”长沙郡下设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从此,长沙开始纳入全国统一的政治体制,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郡守是长沙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B.长沙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C.郡守职位由皇帝直接任命 D.县令、县长也由皇帝直接任命
5.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的关键时期,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反映了这一时代趋势的是 ( )
A.温故知新 B.有教无类 C.学思结合 D.因材施教
6.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明清之际的黄宗载抨击君主专制,二人的主张在当时 ( )
A.有利于巩固统治 B.延缓了历史进步
C.有利于社会发展 D.代表了当时的新阶段
7.《论语》: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爷爷,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说明孔子提倡(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民应贵贱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