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7题,约8690字。
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校正:卢立臻 邮箱:lulizhen617@163.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2009—12—1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2、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十将军委员会 B.陪审法庭 C.500人会议 D.公民大会
3、“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4、《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5、下列哪一项不是世界三大宗教的经典
A.《大藏经》 B .《道德经》 C.《圣经》 D. 《古兰经》
6、“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7、自宋初开始,士大夫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其最重要的成果是
A.对儒学的“五经”典籍进行了重新解释 B.创建了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C.儒家学说第一次被提升到了正统地位 D.把“心”提升本原地位以突出自我作用
8、2008年9月27日,在上海市文庙大成殿孔子雕像前,50名中学生身穿古服,右手执羽,左手执龠,翩翩起舞。这套“孔子乐舞”揭开了孔子诞辰2559年纪念活动的帷幕。孔子思想中为历代统治者所接受,并传承的道德规范是
A.仁政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为政以德的思想
9、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清 B.明 C.汉 D.秦
10、“为了维护西藏地区的稳定和达赖、班禅在西藏政教中的地位,加强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政府确立了‘金瓶挚签’制度”。最初确立此制度的应是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光绪帝
11、以“皇帝”名义推行《民法典》,自誉为“永垂不朽”的事情,发生在哪一时期
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的南北战争
C.日本武装倒幕运动 D.德意志第三帝国
12、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