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7题,约8350字。
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校正:卢立臻 邮箱:lulizhen617@163.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
1、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研究者意志为转移。历史认识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对于客观历史认识的发展必须首先遵循的治学精神是
A.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B.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C.理论引领、服务现实 D.创思维新、以论带史
2、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而深感自豪。很多我们现在还经常用到的词语也是从它而来,比如“替罪羊”一词,即来自古巴比伦帝国的宗教仪式。伊拉克人的祖先发明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 B.玛雅文字 C.印章文字 D.圣书字。
3、一位游客在卢浮宫博物馆,讲解员指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现代美国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也说,“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够创立任何与其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忽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这一评论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A.古希腊土地贫瘠,大量的物产需要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进口
B.希腊文化就是东方文化
C.古希腊商业经济发展,对外贸易频繁
D.东方文化在希腊文化产生和发展中有铺垫作用
5、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它们的产生虽然在时间上有先后差异,但是在地域上却有相似之处,它们都起源于:
A. 亚洲 B. 非洲 C. 美洲 D. 欧洲
6、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内部出现了等级划分,社会分裂为四大种姓,其中第四种姓的是
A.婆罗门 B.吠舍 C.首陀罗 D.刹帝利
7、培育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后来传到世界各地,极大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的是
A.古代埃及人 B.印度人 C.阿兹特克人 D.玛雅人
8、欧洲历史的源头。被誉为“西方历史学之父”的是
A. 苏格拉底 B.修昔底德 C. 希罗多德 D.柏拉图
9、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最初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但罗马法更重要的是成文法。要研究罗马习惯法首选的历史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10、近年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一处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存,出土了距今6000年的人工培育水稻、干栏式房屋以及用动物骨头制成的骨耜。据此,我们可以推断
A.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最早发源地 B.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发源地之一
C.从骨耜出土说明当时是游牧社会 D.我国南方已经成为当时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