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近代化──中国工业化的艰难历程》教案及训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0810字。
经济近代化──中国工业化的艰难历程
湖北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吴 勇
热点背景
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复习的一个重要专题,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化是其中的重要主线,回顾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艰难历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当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时政聚焦
材料1 温家宝说,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从改革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要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咨询、旅游、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2 “十一五”期间,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材料3 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形成从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这就为我国的工业道路指出了方向。
──十六大报告
知识链接
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艰难历程
(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提出
《资政新篇》:1859年冬,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资政新篇》。洪仁玕主张在经济上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二)洋务企业: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