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列强的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导与析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5320字。
专题二:近代列强的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考点突破导•析
※ 导 ※
暸望高考:
一、新考纲•新变化: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结合列强在19世纪发动了的主要侵华战争和中国被迫签订了的不平条约及影响,理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对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两次战争比较,理解其一成一败的原因。
(4)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及使中国遭受的巨大苦难和损失。结合史实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理解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新命题•新思路:
(1)注意侵略与反侵略的关系,注意中国人民的反侵略行动除了在侵略势力面前的英勇抗击外,还包括其他一些有组织的、有目的的政治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它们也是对外国势力的打击。
(2)注意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按照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而言,外国的侵华战争都是近代殖民主义在中国的体现,其内在原因应当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去理解,其对中国的危害应是世界历史变化的体现。
(3)注意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就中国而言,反侵略斗争属于政治的范畴,但是战争的危害则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中国人民反侵略力量的变化也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应结合必修Ⅱ的相关内容复习。
第一部分 方法篇
跟着考纲走
考点:列强的侵华战争与对中国的影响。
1.(2007•全国高考江苏卷)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哪两两次战争期间
中英《天津条约》签字 外国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图一中“《天津条约》”的信息是关键,可以判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图二的注解中“清宫皇帝的御座上”的信息可以判断是八国联军侵华。故答案为C
2、(2007年全国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